IMG_0365.jpg     <一勝九敗>

 

    此書為今年十月於板急百貨開幕,刮起一陣搶購風潮的日本平價服飾「UNIQLO」的創辦人-柳井正先生所寫的企業經營經驗談。

 

    其中除了有描述當初如何接手家業男士西服店後轉型成平價休閒服的過程,還有在當中遇到的種種困難。舉凡人事,理念,上市遇到的挫折,組織架構,以及生產流程等等。柳井先生對自己的生平以及成長事蹟著墨並不多(與Tully's創辦人-松田公太寫的從一杯咖啡開始不大相同)。可能因為他對這個企業有太多的想法跟經驗談了,所以書中有很大的一部份都是在談輪跟UNIQLO有關的事情。

 

    這對想一窺企業從小到大,進而進軍世界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很過癮的事情。日本人是很自傲的民族,許多撰寫商業書的人士無一不是吹捧自己的論點跟系統有多麼地實用,但是從本書書名我們就可得知,柳井先生並不想單單寫出UNIQLO當中成功的策略,並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他說出了「我的人生是一勝九敗,勝率只有一成。若拿專業棒球來比喻,我這個投手早就應該被解雇,或淪落到二流軍團去了。如果,這個也能算是成功的話,那就是不畏懼失敗,一路挑戰過來的我。」

 

    詳細介紹如下:

 

品牌介紹:

 

    UNIQLO台灣官網http://www.uniqlo.com/tw/ 

    UNIQLO日本官網http://www.uniqlo.com/jp/

    前身為柳井正先生自家經營的「MEN'S SHOP小郡商事」,本來販售西服轉而平價休閒服,訴求低價並優質的百搭簡單樣式。並於1998年以刷毛外套獲得極大的成功。於1984/6成立第一間「優衣庫」店,當時的展店取向較偏向郊區,適合合家前往購物的場合。販售的也不全是自家生產的衣服,而是有一些進口的品牌。到1991年,才將公司名稱改為「Fast Retailing」迅銷,並真正開始連鎖門市企業。於1994年,1996年,1999年各別在證交所上市。2000年在倫敦展店(書中提這裡曾遭遇很大的失敗),目前的店鋪數(參考維基):

  • 日本 791(其中有99間店舖是位於東京)
  • 韓國 27(其中有11間店舖是位於首爾)
  • 英國 14
  • 中國大陸 47
  • 香港 13
  • 美國 1(位於紐約。其他3間位於紐澤西的店舖在2007年9月10日結束營業)
  • 法國 2
  • 新加坡 3
  • 台灣 1(2010年10月7日在統一阪急百貨台北店開首店)
  • 馬來西亞 1 (2010年11月4日於Fahrenheit 88吉隆坡開設首家分店)

    置於排隊的熱潮可以參考Blog:@品味獨到:UNIQLO排隊累死人的一天... 就大致可以想見搶購的熱力。

 

作者介紹:

    柳井正,1949/2/7出生。1972進入父親的公司「小郡商事」工作,據本人說法,在此之前都是渾渾噩噩度日(23歲時)。1984年擔任社長,並開業「優衣庫」休閒服零售店。1991更名公司為迅銷,2009年金融海嘯時並不受景氣影響,並一躍成為日本首富。現為迅銷公司的CEO。現在依然在這個充滿活力與潮流的業界奮鬥。

    此書其實是他於2003年所著(你看出版社到現在才拿出來翻譯= =),對於有心創業者,或是對未來感到不確定的年輕人,希望此書能帶給他們能量。

    從本書中得知他對組織的架構很有想法,他覺得組織應該不斷變化,順應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一個僵化的組織,裡面的成員覺得做穩位置而要消費者來配合組織。舉個例子來說,很多人員說:「公司規定,不好意思」,就是要消費者來配合組織。

    表現在其中的就是UNIQLO中的店面,有很多家裝潢或擺設風格是不同的。柳井先生覺得公司內最重要的角色應該是常駐在店中的店長,因此他希望一些有能力的店長來主導這間店的熱賣活動,裝潢風格,以及動線規劃,並給予他們很大的權限。

 

    他並提出所謂「金太郎糖果」風格是很多零售連鎖店的目標。裝潢與政策一致,統一由總公司集權統籌。(金太郎糖果不管怎麼橫切,得到的圖案都長得一樣)但這樣會扼殺企業的靈活度,可能因此忽略了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因此發展出此種策略,讓年輕且有能力的人願意繼續為了公司服務。

 

東京Marui店

紐約soho店(漫畫風格)

 

作為一名企業家,這樣的氣度令人讚賞。他於本書中也提出所謂的創業者十戒,經營者十戒,以及著名的二十三條經營理念。

 

本書內容:

    本書有幾點筆者推薦的地方:

1.雖說充滿著經營理念,但本書並無令人覺得說教。主要可能是因為柳井先生在敘述自己的理念時,總會夾帶訴說著自己當初的經驗,彷彿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在跟前輩講述故事一般,聽得津津有味,並不覺得嘮叨。

2.個人的氣度與風采。看一個企業,有的時候要看創辦人的風格與氣度,日本某方面跟台灣有點像,企業僵化,對於人事發展也大多是以年資來作憑據。書中提到他對於有能力的年輕人,常常會給與機會一展長才,因此社長跟副社長都是很年輕的新一代。他也有對日本所謂的終身雇用制提出一些見解。

3.充滿著經營者失敗的借鏡。身為一名創業中,想創業,或者創業失敗的人而言,聽到人分享的不是意氣風發,而是自己長年以來的失敗以及經驗所得,實在是一件很寶貴的事情。不管是生產流程,店面評估,組織規劃,都經歷了重重的失敗,但是柳井先生沒有被擊倒,而是吸取教訓,並而改善。

4.體驗從小到大的過程。很多時候企業經營者是把中等變大,或者大者維持大的局面。而柳井先生是將地方性質的小商店拓展成為全球企業,這中間他也多次提到,人才以及自我修煉的重要。由於企業變得越來越大,才能吸引到越來越好的人才。而自己在公司即將上市企業化的改革之際,瞭解到自己的不足,而多多請教專家,並研讀企業管理的書。格局的成長是由自己突破做起的。

 

    在此連結兩篇不錯的文章:1.賣T恤賣出個日本首富柳井正 2.日本首富柳井正:我是冒險家

    並分享本書所提的,創業者十戒:

1.刻苦工作,一天集中精力24個小時。

2.唯一和絕對的評價者,是市場和顧客。

3.不能沒有長遠觀念,計畫,夢想和理想。

4.把握現實,堅持理想和目標。

5.自己的未來由自己開拓,掌握自己命運的是自己,並非他人。

6.積極順應時代和社會的變化。

7.最應該注重日常事務。

8.對於事業,設立比誰都高的目標和基準。

9.和員工結成夥伴關係,具有團隊合作的精神。

10.建立不會倒閉的公司。可以一勝九敗,但不容許一厥不振的失敗。現金一旦消耗殆盡一切玩完。

 

    此書對於企業創辦者的理念以及企業經營之道,均毫無保留地向讀者訴說,堪稱是筆者最佩服之處。在此以此書勉勵自己以及有志一同的朋友。

 

@博客來連結

 

khpr2010.12.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